Bruichladdich 布莱迪威士忌简介

Bruichladdich 布赫拉迪 蒸馏厂,盖尔语的意思是 - 海滩的角落或海洋的缓坡,位处于Islay艾雷岛西侧,应该是岛上的蒸馏厂中,最能展现浓郁活力感的酒厂。如果要追溯历史,Bruichladdich 早在1881年,由来自格拉斯哥的Harvey兄弟所建立。

时间回溯到1881年,Harvey家族的三兄弟,Robert会建筑设计,John懂蒸馏技术,而William则有钱。因此,Harvey兄弟决定来一场革命性的创新,创造一家自己的酒厂。当时岛上的蒸馏厂,都是由农家改造,而三兄弟偏偏要来点不一样,他们用混凝土建造了一座像教堂般雄伟的建筑物,而且酒厂的内部,使用了很多创新大胆的设计,由来更被同业参考并采用。而有趣的是,酒厂内大部分的机械设备都沿用至今。

当然,Bruichladdich 在整整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跟很多苏格兰蒸馏厂一样,也是走过了一段困难重重的旅程,1937年,古怪的约瑟夫·霍布斯将其收编,并在1952年被卖给Ross&Coulter。但到1954年,它成为DCL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并在1960年迅速转让给了AB Grant。才8年后,因弗戈登(Invergordon)成为其新主人,并在1980年代减产一段时间后,通过1993年的合并成为了Whyte&Mackay投资组合的一部分。甚至于1995年蒸馏厂曾一度关闭,直至5年后2000年才得以重开。故事是这样的...

Mark Reynier(下称:Reynier)是一个曾经对威士忌厌恶至极的人。Reynier的家族世代经销葡萄酒,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认为威士忌是一门糟糕的生意,而威士忌也远不如葡萄酒。实际上Reynier家族这样看待威士忌也并非是没有道理,1980年代受经济危机影响,苏格兰威士忌销量一落千丈,那段日子堪称是威士忌的艰难岁月、至暗时刻,威士忌更成了一门避之不及的生意。1985年,在一个葡萄酒交易展会上,Reynier误打误撞在一个抽奖活动中赢得了一个大奖,奖品是一瓶价值1000英镑的威士忌。为他颁奖的是苏格兰著名威士忌零售商Milroy's的老板Jack Milroy(下称:Milroy)。Milroy邀请Reynier一起喝两杯威士忌,Reynier虽然不情愿(其实他那时并未喝过威士忌),但还是勉强答应了。Milroy请Reynier喝了几款威士忌,Reynier被其中一款酒震撼了。从这一天起,Reynier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瞬间爱上了威士忌。他暗自发誓,如果自己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经销这个他当天喝到的威士忌品牌——布赫拉迪(Bruichladdich)。

几年后,Reynier和老朋友Simon Coughlin(下称:Coughlin)在伦敦合伙开了一家葡萄酒连锁商铺,并从1990年代初开始兼营威士忌。Reynier非常想代理布赫拉迪,1993年,当Reynier想和布赫拉迪谈合作的时候,刚巧布赫拉迪关门了!但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买下布赫拉迪。Reynier给所有艾雷岛的土地所有者写信,号召他们一起救赎布赫拉迪。又给自家商铺的所有大客户写信,希望他们能够参与收购布赫拉迪。四个月后,Reynier和Coughlin终于集合了42位愿意投资的合伙人,共筹得资金400余万英镑。最终Whyte & Mackay答应以650余万英镑的价格出售布赫拉迪。

筹到钱的Reynier一刻不敢停歇,火速展开了与Whyte & Mackay的谈判,因为Reynier获悉Whyte & Mackay正在筹划管理层收购,一旦展开管理层收购,则公司内部将会无暇顾及与Reynier的谈判,同时不确定性也会大大增加。最终,Reynier顺利收购布赫拉迪,并将其挂靠在了Reynier、Coughlin和好友Hedley G. Wright(下称:Wright)联合创立的Murray McDavid公司下。Reynier最终得偿所愿。

在收购布赫拉迪的42位合伙人中,有一位是Wright的好朋友,是前波摩(Bowmore)酒厂首席酿酒师——Jim McEwan(下称:McEwan)。Wright力荐McEwan到布赫拉迪任首席酿酒师和生产总监,McEwan此前已经为波摩在世界各地奔波了很多年,他已经很累了,一心只想回到酒厂安静地工作。当Wright发出邀约之时,McEwan欣然接受,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Wright的眼光果然没错,McEwan加盟后的布赫拉迪迅速起飞。2001年01月开始整修,不到5个月就于当年05月28日早上08:26蒸馏出酒了。要知道,McEwan接手布赫拉迪酒厂时,很多设备都是自1881年的维多利亚时代以来都从未更换过的,酒厂里当时也根本没有任何电脑设备,所有设备全部要手工组装和操作。

McEwan运用三大法宝,让布赫拉迪直入云霄。第一大法宝是泥煤,在McEwan的规划之下,他将布赫拉迪酒厂的无泥煤威士忌酒款,划归到与酒厂同名的“Bruichladdich”品牌之下,而将轻泥煤酒款划归到“Port Charlotte”子品牌之下,同时将重泥煤酒款划归到“Octomore”子品牌之下。第二大法宝是葡萄酒桶,Reynier和Coughlin都是葡萄酒商世家,所以手中有很多葡萄酒桶资源。因此,布赫拉迪几乎从法国搞来了所有产区内所有酒庄的葡萄酒桶,供McEwan实验。McEwan选取了1993年关厂前蒸馏的部分原酒进行了过红酒桶实验,并于2008年推出了过红酒桶威士忌系列,且大获成功。第三大法宝就是玩儿桶,McEwan突破性地对布赫拉迪的一些原厂老酒运用混桶和过桶等技术,来最大化地拓展布赫拉迪的老酒风味。

不过,遗憾的是,三大法宝刚用得风生水起,McEwan就决定要退休了!那总得有个继任者吧,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Adam Hannett(下称:Adam)。和McEwan一样,Adam也是土生土长的艾雷岛人。2004年加盟布赫拉迪时,Adam只是一名酒厂游导游,因为极为肯学、执行力极高、工作极为认真,并在品鉴和调和威士忌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所以被McEwan收做学徒,跟着McEwan开始了长达近10年之久的酿酒深造之途。先后在酒窖、糖化和蒸馏等生产岗位工作和学习过。2015年,当McEwan决定退休之时,Adam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布赫拉迪的首席酿酒师。

回到现代,Bruichladdich 蒸馏厂就像一个苏格兰人,固执地把“创意”的信念坚持下来。在厂房之中,Bruichladdich保留了大部分从1881年就沿用至今的设备,但目的却不仅仅为了还古老的味道,而是想利用它去还原“艾雷的风土”

原于土地,忠于灵魂 - 威士忌最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是水?是麦?是气候?是蒸馏器?是制程?还是酿酒人?对Bruichladdich 来说,每一项都是最重要的,而且最好全部都能源自于艾雷岛。对艾雷岛的热爱,让布赫拉迪从水到麦、从蒸馏到存放橡木桶,所有的原料于制程都是在艾雷岛上取得于完成,甚至连酒厂里的所有员工也都是艾雷岛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他们希望能带带给大家最原始、最传统的艾雷岛威士忌风味于精神。

文章及其配图来自网络,如有内容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本站处理,邮箱地址:lycfaint01@163.com

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文,可以扫这个码关注我哈

qrcode_shiyinerxing1_1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