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
白皮诺葡萄最早在19世纪后期被发现于勃艮第地区(Burgundy),随后在法国的香槟产区也开始种植。随着时间的推移,白皮诺葡萄逐渐传播到欧洲中部的其他地区,并在阿尔萨斯(Alsace)地区获得了特别出色的表现。在德国和奥地利,白皮诺葡萄也被广泛种植,并用于酿造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包括干酒和甜酒。白皮诺与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经常被混淆,被称为“Chardonnet Pinot Blanc”或“Pinot Blanc Chardonnet”。直到1868年,法国的葡萄种类学家维克多·普利亚特(Victor Pulliat)才首次区分开了这两个品种。1872年,白皮诺与霞多丽的区别在里昂葡萄栽培展会(Lyon Viticultural Exhibition)上被正式承认。
二、典型香气
白皮诺(Pinot Blanc)葡萄酿造的葡萄酒通常展现出清新而优雅的香气。这些香气特征包括苹果、梨、柑橘类水果(如柠檬和酸橙)以及淡淡的花香,如白花或草本植物。此外,有些白皮诺葡萄酒还可能带有杏仁、矿物质香气。白皮诺葡萄酒的香气特点往往与其酿造方法和陈酿过程有关。在橡木桶中陈酿的白皮诺葡萄酒可能会展现出奶油、坚果或杏仁的香气,而采用不锈钢发酵桶酿造的葡萄酒则可能更加强调果香和清新的口感。
三、品种特征
白皮诺(Pinot Blanc)葡萄果粒小至中等,籽小皮厚,相对灰皮诺来说,汁少,果皮颜色通常为浅绿色,有时带有淡黄色的色调。白皮诺葡萄的含糖量适中,酸度相对较高。这种适度的甜酸平衡使得白皮诺葡萄酒具有清新而爽口的口感,白皮诺葡萄的果实香气以果香和花香为主,如柠檬、柑橘类水果以及白花等。白皮诺(Pinot Blanc)葡萄酒口感清新而脆爽,酸度高,但是风味比较轻淡。白皮诺葡萄酒与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酒有几分相似,但是个性不如后者鲜明,风格略显内敛。
四、生长习性
白皮诺是个早抽芽早熟的葡萄品种。该品种生命力旺盛,喜好深厚温热的土壤,十分耐寒,但容易感染真菌。白皮诺比灰皮诺与黑皮诺都高产。
五、著名的种植区域及区域表现特点
白皮诺最经典的产区是法国的阿尔萨斯(Alsace)。酿造的白皮诺葡萄酒结构优良,酸度适中,既新鲜活泼又口感丰富。法国除了阿尔萨斯地区,其他地区少有种植白皮诺(Pinot Blanc)葡萄。白皮诺也经常与雷司令(Riesling)、西万尼(Silvaner)与欧塞瓦(Auxerrois)等品种混酿,虽然其种植面积没有这些品种广,但是在混酿葡萄酒的酒标上,只有白皮诺能被提及。同时它也被用于酿造阿尔萨斯起泡酒(Cremant d’Alsace)。尽管勃艮第产区主要以黑皮诺和霞多丽葡萄酒著称,但这里也有一些酒庄会酿造白皮诺葡萄酒。这些葡萄酒通常具有细腻清爽的口感和柔和的果香,与勃艮第的其他葡萄酒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白皮诺在意大利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该地区的白皮诺白葡萄酒十分受欢迎,可媲美未经橡木桶的霞多丽白葡萄酒。品质优良的白皮诺白葡萄酒更是散发着优雅清新的花香与青苹果香气,口感精致。其主要种植产区:弗留利(Friuli)产区,特伦托(Trentino)产区,弗留利(Friuli)等。
在德国,白皮诺被称为“Weissburgunder”,是该国种植面积第六大的白葡萄栽培品种。在这里,不同的产区有不同的风格,其中巴登(Baden)产区所产的白皮诺酒体丰满,口感丰富;法尔兹(Pfalz)出品的白皮诺十分优雅;那赫(Nahe)产区和摩泽尔-萨尔-鲁维(Mosel-Saar-Ruwer)出产的白皮诺富含矿物质味。此外,德国各产区所产的白皮诺品质也各异,既有品质普通的,也不乏品质卓越的。它常带有一些当地特色,且比雷司令更柔顺,能与食物更好地搭配。
除了以上几个产区外,白皮诺葡萄还在许多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卢森堡、奥地利、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斯洛伐克等地有种植。
文章及其配图来自网络,如有内容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本站处理,邮箱地址:lycfaint01@163.com
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文,可以扫这个码关注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