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酒从来都分不开,几乎每场战争都有酒的影子。从古至今,很多士兵在酒精的麻醉和刺激之下,强压着战争带来的恐惧,甚至还能在关键的时候激活无限的战斗意志。
在挖掘“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时候,考古人员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基本所有的兵俑都有“将军肚”。据说,这种题型是因为当时的秦朝士兵每次在大战前,都要“酒壮英雄胆”,然后在酒精的刺激下杀气腾腾的杀往战场。
东方是这样,西方的酒文化和战争也在不断的融合,在二战期间这种情况达到了极致。就拿脱氧麻黄碱和酒来说吧,更是被戏称为德国纳粹的“秘密武器”,还有英国水兵在舰艇上还有定量的朗姆配给,美国水兵更厉害了,偷偷摸摸用鱼雷燃料里90%的高浓度乙醇来勾兑成一种叫“鱼雷果汁”来解馋。
说到酒,不得不提的是强悍的战斗民族,打仗和喝酒从来都是两不误,以至于有人打趣的说,整个苏联战场上都是伏特加的酒香。基辅一战,数以万计的苏军在喝完最后的伏特加后,手挽着手,高声的唱着军歌就冲向了德军的封锁线。莫斯科城下,狙击手在雪地里潜伏,就靠的是伏特加来御寒。在塞瓦斯托波尔,工人、市民和水兵们坚守到1942年的七月,斯大林为了表彰他们,还特意命军舰给他们送去伏特加。
1943年1月,格勒战役如火如荼,红军士兵不得不去医务站搜索酒精,为的就是挺过连续作战后带来的神经衰弱。后来有人统计,苏军在卫国战争期间消耗的各种酒类,竟然超过了惊人的2.5亿升(约二十万吨酒)。
而对欧美的酒商来说,战争简直就是上帝给予他们的发家致富的良机。二战开始后,美国农业部命令,美国本土生产的所有啤酒,都必须拿出百分之十五供给军队,而且,很多美国啤酒瓶罐上都涂上了军绿色的伪装,这是为了防止地面部队被敌军的空中侦察发现。
而在英国,1942年7月,啤酒厂商们则成立了“啤酒军队”委员会,以行业联盟的形式来给战场上的盟国军队大量的提供啤酒,甚至于在中东和北非这些禁酒区,都有见钱眼开的酒商定期的送去大量啤酒,毕竟有几十万的盟军士兵在这里战斗,就算战争再危险,也总会有人赚这个钱的嘛。
不过由于战场的环境太过严苛,怎么向前线输送啤酒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嗜酒如命的军人们。除了正常的车运、马驮、人背,他们还想出让人惊掉下巴的运输方式:诺曼底登陆期间,盟军刚刚占领了滩头,天上的运输机就把特制的啤酒桶扔了下来,甚至连飞机上的副油箱,都装满了啤酒。据说士兵们还特别爱空投下来的啤酒,因为这些啤酒经过一万英尺的高空掉落,严寒带来的冷冻效果让啤酒口感特别的棒。
有意思的是,嗜酒的并不只是士兵,还有军队里的动物。盟军波兰的第二军第22炮兵不挤连的吉祥物—沃伊泰克(一直大棕熊),啤酒就是它的最爱。至于给军队里的军犬、军马喝酒什么的,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为了好的酒水供应,英国皇家海军在1944年更是启动了一项计划:改建两艘扫雷艇(分别是“阿伽门农”号和“墨涅斯透斯”号),专门用来当做酿酒的船,以便每周用麦芽精来生产250桶啤酒。除了酿酒设备,船上还修建了电影院、食堂,计划在1945年夏天服役。
不过计划始终赶不上变化,日本在吃了两颗原子弹后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在经历了战后毫无意义的旅行访问后,1946年这两艘“酿酒船”的酿酒设施全部被拆除,之后再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做过“酿酒船”了。